你的购物车是空的,赶快去逛逛,挑选商品吧。
收藏(0)
商品详情
《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自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由于该书涵盖了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时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因而实用价值较高,它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至今《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已续印二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册,读者面之广为茶叶专业书籍中所鲜见。为此,《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在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诸多奖项。
尽管《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但毕竟已出版了近20个年头。现代茶叶科技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茶叶新产品日新月异,原版《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亟待增补新内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经过共同努力,对1992年版《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
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的茶业茶学,都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茶叶品类之多,采制之精,生产、管理以及茶的利用开发之科学,还是茶文化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凡此种种,都需要科学的总结,需要这些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反过来给实践以指导,从而推动茶业茶学的进一步发展。近40年来,虽然也有大批茶学著作和论文问世,但大多只涉及茶学的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很需要有一本全面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当代我国茶业茶学发展新成果的大型茶学专著。
为此,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89年筹备出版《中国茶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年成立了“中国茶经编辑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宗懋教授任主编,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程启坤教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俞永明教授,上海文化出版社文化生活读物编辑室主任王存礼副编审任副主编,组织了全国茶学界、医学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撰稿,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研究有成,为使本书体现当代我国茶学研究的较高水平提供了保证。书稿于1990年底分别撰写完成,1991年初进入编辑工作阶段,至出版历时三年。
本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部分,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推荐商品
普洱茶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 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 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生 茶
茶青采摘后,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再将毛茶分级归堆,采 用普洱茶特有的压制工艺,蒸压成饼、沱、砖等形状,晾干、包装; 普洱生茶外观墨绿油润,散发出清新的茶香,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 郁,甜润回甘。
熟 茶
茶青采摘后,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晒干, 再经过自然发酵(选地、 堆茶、洒水、翻堆、开沟、养茶、分选、灭菌)这一重要工艺后,把 熟茶毛茶蒸压成型;普洱熟茶外观呈棕褐色,(新制的一般都会带有 轻微堆味,放置一段时间便会退去),熟茶汤色红亮稠丽,似葡萄酒 ,口感厚滑甘润,香甜细腻。
1.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着边缘插入,用力把茶刀推进茶饼里面,这样不会把茶饼撬得很散碎。
2.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
3.现在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撬开。
4.这样茶饼就会慢慢散开了。
5.撬茶的时候尽量沿着茶饼的间隙和条索的纹理方向来撬,这样不容易撬碎。
6.撬茶的时候注意茶针与扶茶饼的手平行,这样不会撬伤到手。
十五天内无条件退换货
0风险购物
凡是在茶窝网所购买的商品,只要您不满意,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15天内我们可以提供全额退款服务。
我们的产品百分百原装真品,如果您在茶窝网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退换货由我们承担。
茶窝网提供货到付款,您验收商品满意后再支付货款,让您享受零风险购物。
下单付款后,默认发中通,无特殊情况(24小时发货)。
温馨提示:店内包邮单品和满99元包邮活动中,“包邮”仅限中通、海外不包邮,购买产品内免邮产品,其他产品一起包邮,若有特殊指定快递,请您及时与在线客服联系。
广大茶友可以通过媒体报道更加深入的了解茶窝网。